1月7日,农业农村部网站发布第六批全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74个典型案例。其中,三亚市“三个一”齐推进引导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案例上榜,这是海南唯一入选的案例。这些案例涉及主体类型多元、机制模式多样、主题特色鲜明。
三亚入选案件主要类型是强化指导服务。所谓“三个一”就是“创建一个农民合作社综合服务体系、建设一个农民合作社规范化管理平台、建立一套农民合作社发展扶持机制”的指导服务体系。那么,三亚入选案例有什么特色?其又是如何引导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
综合服务体系架起合作社民意桥梁
选土、挖土、晒土、舂土、过筛、制作、阴干、烧制……1月7日,在三亚黑土黎陶手工制品农民专业合作社,制陶工人熟练的操作让前来参观的游客应接不暇。
三亚黑土黎陶手工制品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三亚“一社一策”样板社。其通过农户以土地入股合作经营,目前有正式社员30名,学员近百名,提供村民50人就业机会。
这几年,三亚市农业农村局结合该样板社发展实际,从更新制陶设备设施、进行制陶土质检验、加强人才培养三方面对合作社进行扶持,其合作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均取得良好成效。其中,社会效益通过黎族制陶技艺及素质提升培训,实现了黎陶制作技艺群众化与专业化共同发展,制作出更加精巧的室内陶和精美摆件作品。
三亚黑土黎陶手工制品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董福生介绍,目前,他们合作社发挥传播黎族传统文化的阵地作用,为制陶爱好者提供学习、交流、研学的平台,拓宽增收渠道。在打造非遗传承基地上,建成黎陶陈列馆、黎陶传习所、黎锦纺染织绣、黎陶文化广场等,开展制陶技能培训和科研教学。同时,他们积极探索“非遗+旅游”模式,推出参观非遗展览馆、体验钻木取火、共跳黎族打柴舞、亲手制作黎陶等特色活动。近两年,该合作社基地体验活动及餐饮收入近25万元,参加各类活动获得近20万元收入。
三亚黑土黎陶手工制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得益于三亚探索机制,创建农民合作社综合服务体系。
为给农民合作社提供便利的线下综合性服务场所,三亚创建了三亚惠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中心。分别设置农业技术、财会法规、农产品产销、政策咨询、农业社会化等服务窗口,为农民合作社“运行规范化、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等发展经营方面提供一整套“管家式”服务。同时,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辅导员,将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理事长、农业农村部门工作人员、社团组织工作人员等纳入辅导员聘用范围,采用“专职+兼职”方式服务。
据了解,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中心+辅导员”的综合服务体系,三亚及时将政策信息“上情下达”和农民合作社需求“下情上报”。
规范化管理平台拓展合作社服务功能
育秧、插秧全是机械化完成,农民不再亲自下地。三亚金凤凰南繁制种专业合作社集约化育秧、机械化插秧为水稻提质增产跑出“加速度”,推行“订单式生产、育秧插秧一体化”的托管模式受到农民的点赞。
“我们合作社在三亚的30亩工厂化育秧中心已实现标准化、商品化、市场化运作,每年可代育秧苗约30万片,可保障2万亩大田用秧需求。”三亚金凤凰南繁制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迟强介绍,农民合作社规范化管理平台,促进农民合作社规范化提升的同时,效益也提高。
为进一步强化农民合作社规范化管理,建立农民合作社发展动态监测机制,促进农民合作社规范化提升和高质量发展,三亚市建设了三亚市农民合作社经营管理信息监测平台,对农民合作社进行动态管理。
业务主管部门通过手机“扫一扫”功能扫描二维码,可快速掌握农民合作社的基本信息、法人信息、经营照片,实现“一码通管”。目前,监测平台已与三亚“农服超市”平台系统链接。未来,将面向农民合作社拓展更多服务功能。
精准扶持机制助合作社快速发展
只需轻轻按下遥控器,清澈的地下水就自动涌向养殖场蓄水池。片刻间,几百只羊便喝上甘甜的清水。“多亏政府扶持,解决了我们合作社的难题。”正给山羊喂水的三亚林根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林根高兴地说。
崖州区北部山区的三亚林根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由于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养殖用水一直是难题。当时,李林根每天清晨就要下山挑水,沿着崎岖山路,一步步艰难地爬上山顶。
“何时才能不再靠山泉水或者挑水喂羊?”这是李林根的梦想。
三亚市农业农村局完善举措,建立农民合作社发展扶持机制,让李林根看到圆梦机会。
去年5月,得知三亚市农业农村局开展农民合作社发展项目扶持后,李林根立刻申报,并迅速被确认为扶持对象。经过50余天建设,李林根不再为山羊喝水而发愁。
这几年来,三亚通过辐射带动和专项资金扶持,帮助不少合作社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有效增强了农业产业的抗风险能力,提升了农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三亚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水平不一,我们重点扶持条件艰苦、成员勤劳的合作社,既是雪中送炭,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三亚市农业农村局农村合作经济管理科科长李云志说。
为提升联农带农服务能力,三亚市加大扶持力度,打造一批“产业基础好、发展意愿强”的农民合作社样板社,制定“一社一策”方案,不断增强样板社的经济实力、发展活力和带动能力。2023年和2024年共完成13家农民合作社发展项目,并拨付扶持资金195万元。
三亚市海棠区的湾坡鸭深受消费者青睐,但传统手工宰杀的繁琐与低效,让三亚湾坡鸭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很是苦恼。
得益于三亚农民合作社发展扶持机制,三亚湾坡鸭农民专业合作社引进脱毛机、烫毛桶等现代化设备,如今,即使接到大批量订单,该合作社负责人也不再发愁。以前,半天才能完成的湾坡鸭宰杀任务,现在,只需一两个小时就完成。
为解决三亚农民合作社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堵点,2023年来,三亚市农业农村局通过精准扶持机制,为13家合作社送去“及时雨”,累计投入中央财政资金195万元,有效缓解了农民合作社融资难、生产条件差、技术设备落后等问题。
为合作社质量提升提供“三亚做法”
三亚“三个一”齐推进,引导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指导服务体系,持续丰富服务农民合作社的方式,满足农民合作社发展服务需求,为实现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提供了“三亚做法”。
三亚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三个一”重要举措,三亚实现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中心建设运营平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辅导员队伍基本建成。国家、省级、市级示范社三级联创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培育树立了一批农民合作社示范典型。
目前,三亚市共有农民合作社549家,其中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5家、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6家、市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21家。2023年,三亚黑土黎陶手工制品农民专业合作社案例入选第五批全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典型案例。
“三亚将拓展发展途径,探讨和摸索可持续发展路径,更好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化效应,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农民持续增收。”三亚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三亚将继续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和“千员带万社”行动,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中心建设,引导提升农民合作社生产经营水平,增强服务带动小农户能力,促进农民合作社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