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儋州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邢琼杰:为特殊孩子撑起一片天空
据南海网作者李绍远2022年09月11日报道: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句话是儋州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邢琼杰的座右铭,也是他9年坚守校园的心历路程。
探索教育方法、送教上门、推进融合教育……9年来,邢琼杰用行动和坚守为特殊孩子撑起一片天空。为此,他多次受到省、市教育部门的表扬,被评为“儋州市十佳校长”。
探索“教学与康复”相结合的教育方法
“之前我没有接触过特殊教育,面对着一群特殊的弱势群体,一开始有点茫然。”2013年4月,邢琼杰被任命为儋州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在儋州市教育局的指导下,着手准备特殊教育学校的开学工作。
为了办好学校,邢琼杰多次随教育局工作人员前往内地招聘特殊教师。同年9月,儋州唯一一个特殊教育学校开学了,随之而来的有26名教师和80余名学生,迈出儋州特殊教育第一步。

邢琼杰参加国家级课题子课题开题研讨会。受访者供图
2013年是邢琼杰逐梦的开始,如何办好学校,教好学生,则是他9年来不懈的追求。邢琼杰说,学校以“让每一个孩子快乐成长”为办学理念,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走过了最艰难的“创业”阶段。
为了教好学生,邢琼杰等人多次到省内外特殊学校走访,引进先进办学理念、教育教学模式和管理方式,通过有机整合,摸索一条适合儋州特教学校发展之路:“教学与康复”相结合的教育方法。
“儋州市特殊学校是集启聪教育、培智教育、康复教育、送教上门、随班就读巡回指导为一体的综合性九年一贯制特教学校,让特殊儿童少年看到了未来与希望。”邢琼杰说。

邢琼杰正在召开家长会。受访者供图
正是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让更多的特殊孩子重拾信心,勇敢飞翔。9连来,陆续有孩子走出特殊学校大门,17名学生顺利毕业进入海口学校就读;4名学生如愿考上大学。40余名学生实现从生活不能自理到毕业后能居家生活,帮助家里做简单家务。
探索融合教育,让特殊孩子不“特殊”
如何让特殊孩子不“特殊”?如何让特殊孩子享受阳光教育,融入正常群体?一直是儋州市特殊教育学校乃至儋州市教育局反复研究的课题。
邢琼杰认为,“送教上门”是解决极重度、多重残疾儿童少年接受教育的有效方式。2014年9月,学校建校第二年,邢琼杰成立了“送教上门”工作组。自这一年开始,特教教师们开始跋山涉水,奔波在“送教上门”路上,他们的足迹走遍儋州各乡镇,给特殊孩子送来知识和关爱。

邢琼杰给学生演示实验操作。受访者供图
而邢琼杰也在这时,把眼光瞄向了融合教育。他认为,让特殊孩子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接受合适的教育,让他们和普通孩子一起成长,融入大集体生活,特殊孩子才不“特殊”。
邢琼杰说,在儋州市教育局的领导下,2018年8月,儋州市融合教育指导中心在特殊学校挂牌成立,成为海南第一个融合教育资源与指导中心,为儋州开展融合教育支持系统建设开创了新的局面。
如今,融合教育在儋州全面推行,以各镇中心校为中心,吸纳周边轻度残疾孩子到校读书,让特殊孩子随班就读,和普通孩子一起在一个班级里学习生活。当前,儋州全市随班就读的特殊孩子共有200多人,分布在儋州各镇的中小学校。
“融合教育是当今特殊教育专家推崇的教育模式,随班就读是特殊孩子们要优先选择的教育安置方式。”邢琼杰坚信,随着融合教育的不断深入,每一位特殊孩子都能享受阳光教育。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 记者 李绍远
本文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