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迈呼吁:携手并肩打击整治串通投标违法犯罪 切实优化营商环境

2023-05-26 08:02

来源:南海网 作者:生

  5月25日消息​   串通投标犯罪严重影响了招投标市场的公正性和严肃性,极大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秩序。澄迈县公安局将以打击整治串通投标违法犯罪行为专项行动为契机,全力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营商环境。澄迈警方呼吁:请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检举揭发串通投标线索,携手并肩打击整治串通投标违法犯罪,切实优化营商环境。

  “串通投标”经典案例:某地方水库工程改造对外进行招标。招标公告发布后,某建筑公司与该地水利局负责人在私下达成交易,决定将此程交给这家建筑公司。为了减少竞争,提升该建筑公司中标率,建筑公司主动组织邀请了5家关系不错的建筑企业前来进行投标,并事先将中标意向透露给这5家参与投标的企业,暗示这5家建筑企业投标价格制作的都比该建筑公司价格高,招标文件页的制作得有缺漏。正式开标时,被邀请的5家施工企业与某建筑公司一起投标,但由于邀请的5家施工企业不是报价过高,就是服务太差,评标结果,某建筑公司为第一中标候选人。

  案例分析:这是一例经典的暗中陪标行为。这一种由供应商与采购人恶意串通并向采购人行贿或者提供不正当利益谋取中标的行为,是非常恶劣的,也是政府采购最难控制的,它已经成为政府采购活动的一大恶性毒瘤,严重损害国家利益!

  据澄迈警方介绍,串通投标行为是指投标者之间串通投标,抬高或压低标价,以及投标者为排挤竞争对手而与投标者相互勾结的行为。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报价,损害招标人或者其他投标人利益的行为。主要表现为两种:投标人之间相互串通投标和招标人与投标人之间相互串通投标。

  “串通投标”常见违法犯罪手段:

  (一)投标者相互串通投标:

  1.投标人间相互约定,一致抬高投标报价;

  2.投标人之间相互约定,一致压低投标报价;

  3.投标人之间约定,在类似项目中轮流以高价位或低价位中标。

  (二)投标者与招标者串通投标:

  1.招标者故意泄露标底;

  2.招标者私下启标泄露;

  3.招标者故意引导促使某人中标;

  4.招标实行差别对待;

  5.招标者故意让不合格投标者中标;

  6.投标者贿赂获密,即投标者通过贿赂手段,在公开开标之前,从招标者处获取投标者报价或其他投标条件的行为;

  7.投标者给招标者标外补偿或招标者给投标者标外偿金。

   “串通投标”的法律后果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规定:

  “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或者与招标人串通投标的,投标人以向招标人或者评桥委员会成员行贿的手段谋取中标的,中标无效,处中标项目金额千分之五以上千分之十以下的罚款,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单位罚款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取消其一年至二年内参加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投标资格并予以公告,直至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二)《招投标法实施条例》对情节严重行为进行进一步界定:

  1.以行贿谋取中标;

  2.3年内2次以上串通投标;

  3.串通投标行为损害招标人、其他投标人或者国家、集体、公民的合法利益,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

  4.其他串通投标情节严重的行为。

  投标人自上述规定的处罚执行期限届满之日起3年内又有该款所列违法行为之一的,或者串通投标、以行贿谋取中标情节特别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