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7年帮扶坚守 中国海油是保亭最坚定的“天使投资人”
据南海网作者钟圆圆2022年09月24日报道:
27年的时光可以改变什么?
一棵小树苗长成热带雨林的参天大树,一个孩童从呱呱落地到长大成人,一个国定贫困县能创造脱贫的奇迹。
27年,驰而不息,久久为功。中国海洋石油集团(以下简称:中国海油)与保亭携手共战贫困、共赴小康,涓涓细流汇聚成海,滴水石穿终将贫困帽摘,这份深厚的情谊深深扎根在七仙岭脚下的这片土地,印刻在保亭人民的心里。
27年对口帮扶,中国海油是最坚定的“天使投资人”,深度参与和帮扶保亭的经济建设,投入资金超过一亿元,双方携手合作,深刻改变了这个小城的城乡面貌,也结下了血浓于水的深厚情谊。
战贫困 从陌生到携手
曾经,保亭人民离中国海油很远,接触最多的不过是加油的交易。
如今,中国海油很近。从道路建设到危房改造,再到发展教育,保亭桩桩件件大项目都少不了中国海油的支持。
“1995年,中国海油承担起国家级定点扶贫任务,开始帮扶保亭,一帮就是20多年。”这些年来,中国海油先后派出了8任干部到保亭挂职帮扶。中国海油派驻保亭挂职副县长的张保山就是第8任。
携手战贫27年,中国海油和保亭把扶贫开发作为重心,把产业协作扶贫作为关键,把生态环境改造作为基础,把激发内生动力作为根本,携手共赴全面小康。
一方水土难养育一方人,曾经,毛感乡毛位村委会什盛村一共才21户人家,光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19户,这个水库建设移民村还面临着土地非常少,种养业发展、住宅用地严重受限等问题。
保亭与中国海油携手,投入1000万元建设什盛村建设美丽乡村项目,光是中国海油的投入资金就达到500万元。经过整体设计和打造,引进专业旅游公司发展特色民宿旅游,什盛村已经是有名的特色黎族村寨,全村21户73人有了稳定收益,实现脱贫致富。
探索致富路,什玲镇的坚固村可寻黎家乡愁。坚固村的项目资金达到上千万元,光是中国海油就投入780万元改造资金。2021年年初,坚固村里的第一家咖啡馆——牛栏咖啡馆开张了,很快就成了“网红打卡地”,与之相相邻的“坚固人家”黎家乡愁馆是一个小型博物馆,八仙桌、小人书、磁带、黎族传统服饰、古老的黎族鹿皮鼓等老物件放在小屋内,向来人讲述黎族人在岛上的奋斗千年故事。
做产业 从卖产品到卖品牌
发展特色养殖,加茂镇共村黑山羊养殖基地2016年投入生产后,连续两年的分红就达到112173元。2019年,中国海油安排捐赠资金100万元,继续完善基地建设。
打造农业品牌,中国海油配合保亭投入300万元,搭建保亭微农业服务平台,搭建县域公用品牌架构,品牌化运营保亭红毛丹、保亭菠萝蜜等公用品牌,自农业品牌推广项目开展以来,保亭特色农产品地头价涨幅超30%。
好产品缺推广,中国海油派驻保亭挂职副县长的张保山准备好直播词,今年7月底专程到北京参加“央企消费帮扶兴农周”的直播,现场带货。
9月22日下午,海南省融媒体中心、海南乡村振兴网联动保亭供销社、中国海油举办助农系列大直播——探秘保亭乡村好物,张保山冒雨专程跑了一趟,在直播间推荐保亭好物。
张保山算了一笔账,近3年,中国海油的职工光是消费帮扶就购买了1000多万元的保亭农产品,他们收到的农产品无论是品质还是包装都在不断升级。
挂职任务即将结束,想到即将离开为之奋斗三年的保亭,张保山的心中有太多的不舍:“保亭的每个乡镇、许多村庄都有我的脚印,真希望保亭发展得越来越好。”
27年的携手并进,中国海油在保亭建起了漂亮的农房、坚固的学校、干净的饮用水、数字化的国学馆……曾经的山区小城焕发出了勃勃生机,在这背后,留下了很多“海油元素”。
1995年至今,中国海油共对口帮扶甘肃省夏河县和合作市、海南的保亭和五指山、内蒙古卓资县、西藏尼玛县等6个县市。从南海椰岛到甘南草原,从阴山脚下到雪域之巅,中国海油将希望的种子播撒在祖国大地上。
当中国海油与当地政府携手共同战胜贫困,携手共同迈进小康,所有的付出与辛劳都升华为一种更强大的时代力量。

点击查看直播回放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 钟圆圆
本文到此结束